百年历史纹身的意义你如何理解
回看纹身的历史,我们常常会发现在不同人的眼中,纹身的形象大有不同:有时它是一个爱国标志、有时它是一种时尚声明,有时它摇身一变,又能成为一种实用工具。在美剧《越狱》中,Michael Scofield 就将监狱路线图纹在了身上,为后来的越狱提供了参考。如果你去问一个人类学家:纹身到底是啥?说不定他还能道出人类部落文化的变迁。
其实纹身是很古老的一种文化,中国古代就有关于纹身的记载,先秦时代以来的一种刑罚,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。在其他的文化中,刺青是一种社会阶级的象征。台湾泰雅族和赛夏族的原住民都有在面部刺青的传统,古埃及也利用刺青来区分社会地位。所以从最早来看,家族图腾也好、刑罚也好、层级划分也好。
纹身大多是出于一种身份识别。
▲
电影《赛德克·巴莱》,赛德克族原本被列为泰雅族的一支
▲
传统的日本文身
进入近代以来,纹身的地位发生了多次转变,David McComb 的《百年文身史》(100 Years of Tattoos)一书曾提到,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,士兵将国家符号纹在身上,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贞,那时的纹身是爱国主义的标志。但在战后的四五十年代,文身的形象却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,纹身的人被视为犯罪者和黑帮,1960 年代,它又成为了左翼、反主流文化的象征,为年轻人所追捧,此时许多文身图案是动物、日月、图腾等,它们带有勇敢、冒险、探险、力量的含义,纹身者希望借以彰显勇敢和个性,这也是萌萌的文身比较少见的原因,因为“萌”和特立独行、冒险精神相比,多少有些差别。几十年来,纹身的形象随着世界政治、国际事务、时尚流行的变化而不断改变,直到现代,纹身成为了相对普遍的文化。
▲
20 世纪初的纹身师名片
▲
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爱国主义纹身
▲